• Skip to content
  • Skip to primary sidebar

Delicate Revolt

Lesssons Learnt by an Entrepreneur

  • BLOG
  • MEET TESS
  • ENTREPRENEUR
  • CORPORATE CAREER
  • BUSINESS TRAVEL
  • SPEAKING
  • ADVERTISER DISCLOSURE

中美对弈:创业者心态和动机的区别

2019-10-10 by Tess Zhao Leave a Comment

听中国企业家的采访让我焦虑,听美国企业家的采访却让我”感觉妙极了”。

我听完陈欧早年做的一个采访,正好接了我先生的电话,我说”我刚看了一个中国创业者的采访,我好焦虑!”

他说: “那就不要听了啊”

我说: “不,我需要! 我在美国都快没动力了!”

我焦虑的原因,其实和中美两国创业者不同的动力和表达出来的信息有关。这集就说说区别和原因。

一:中国和美国创业者动机的不同:

首先我申明一下共同点:赚钱-全宇宙都懂。

下面说不同点。

1. 美国人喜欢提财务自由和生活方式自由。

他们创业很大的动力是希望能够不去上班,不去面对老板,但同时可以每年3个月在旅游。要达到这么”任性“的活法的确需要厚实的财务底子,所以,创业是一条路径。

1997年,一本《穷爸爸富爸爸》把“财务自由”和“被动收入”的概年吹遍美国人民的心田。如果说中国人民最爱买的书是《马云成功学》,那美国人名最喜闻乐见的书名大概就属《如何躺着赚钱》。

有一个我喜欢的商业作家Tim Ferris, 他的畅销书名就叫《The 4-Hour Work Week》,这本书的取名和封面完美演绎了美国人心目中的终极目标。封面上画着棕榈树和沙滩。美国人满怀热情地想找到如何每周只需工作4小时就能赚钱的秘诀,居然把他捧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

The 4 Hour Work Week

其实他的书是关于效率,如何事半功倍的。里面还大段谈到他当年运营公司是曾经如何超支,忙碌,焦虑。但他必须用这样的书名才卖的动。如果书叫《如何在更短时间内,干完更多的活儿》,这本书在米国会无情地滞销。

2. 中国企业家创业更多是为了成功,做大上市。越大越好。

中国创业者讲故事的最小单位那都是用“亿”的。我看完陈欧的采访,就是因为里面有一句”低于一亿的生意是不值得做的”。听完我就抑郁了,觉得我的格局太小了,对不起培养我的父母和祖国。

而美国创业者更多会讲当年如何赚到了第一个Million,而且会分享一些当年犯过的错误。相比之下,一百万并不是天文数字,而且会让你觉得和他们相比,我的商业常识起点好多了。所以,感觉会很自信,觉得我也可以。

3. 美国鼓励做自己内心热爱的事情;中国鼓励看风口,市场大小

美国人认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连夜加班都不会觉得累。而做不喜欢做的事情,人很快就会消耗殆尽。我就完全没办法逼自己做不喜欢做的事情,所以这套理念对我就很受用。

中国创业者更多是关心市场的大小,跑道是否选对,是否站在了风口上。

二,中美创业者动机的区别,更多是理性的经济原因,而不是文化原因

经济学假设人是理性的。排除文化原因,我认为这两种价值观背后其实都是两国人在理性的,经济利弊权衡的结果。

1. 市场成熟度不同:成熟VS 大量跑马圈地

美国相对市场成熟,每条跑道上都挤满了人,不如慢慢看看,自己喜欢且擅长,能打持久战的领域。中国市场相对来说还在发展中,有更多机会。快速行动的确还是能赚到一些东西。

2. 创业对经济和生活方式改善的程度不同

美国平均来说小日子都过的不错, 如果放弃当下的生活方式,去拼命创业,不见得生活水平会有多巨大的改善。

我在美国这么些年,去过地产大亨,企业家的家里,也去过普通会计单亲妈妈的家里,说实话,基本的住房条件都没巨大的区别。普通人的住所至少也有2个卧室+2个洗手间+大的客厅和地下室还有停车位。唯一的区别就是地段和室内的地毯和壁画是否从欧洲搬来了的。

我以前在纽约住的大楼里,楼里大都是华尔街上班的。而物业维修工(修马桶,刷墙)和业主一样住在每月3K美金的房子里。所以,你说那维修工的儿子看了之后,还读什么金融,创什么业?

中美创业者

中国的经济水平分级很厉害。我以前因为加入央视”北漂“过一段时间。去看过的各类奇葩租房,有些几乎让我纳闷这是让人类居住的吗?地下室,没窗,还有室内蹲坑,这些美国是无法想象的。可是通过创业成功,真的可以从这样的地方,一跃到二环以内,或者大别墅。

3. 创业对受到社会尊重的改善不同

在中国,外卖小哥送餐迟到2小时,会被骂半天,说不定相亲都难找对象。而在纽约我住过的楼里,一帮华尔街工作的专业人士每天在电梯里,遇见物业维修工照样打招呼,嘘寒问暖,还夸夸对方的狗。

国内的外卖小哥通过创业成功可以获得社会的尊重,可以成为“人上人”。可是那位纽约的物业维修工的儿子,他觉得既然他爹就已经可以得到业主的尊重,哪来动力去创业呢?

我在派对上聊天时,明显发现美国人听到我在创业开公司时往往反应很平淡,倒是对我做过TED演讲很感兴趣,特别想聊。而在中国的活动上,创业是最多人关注的话题。在美国,除非你真心非常喜欢做这件事情,否则很难说服自己放弃相对“舒服”的生活,选择艰难的坚持。

中美创业者
中美创业者

人的不同选择不止有没有“野心”这么简单

我曾经简单地认为人分有野心的,没梦想的…而我现在明白其实每个人的机会成本和回报率是不同的,这些每个人的小环境和大环境都相关。这个角度同时也可以帮你预测:你的创业合伙人是否会全力投入创业,员工是否会全身心投入一份工作。

多一个思考问题的角度,多一个理解别人生活选择的能力。

顺片推荐Tim Ferris的书,Prinston学霸,商业作家,创业卖掉企业后投资,还会说日语。

折腾的能量

Hi, 我Tess, 从美国企业高管转型创业,TEDx演讲者,复旦,哥大商学院。爱折腾也爱分享。

欢迎关注《折腾的能量》微信公众号,B站    Youtube

创业和出差旅行是我生活的两大主题,我分享
1. 从企业高管到创业者的转型经验;
2. 如何在出差时更有效率,精力,且轻松获得老板,同事和客户的印象满分!

Related Posts

  • Confession of a Youtuber
  • How I Became a Delicate Revolt
  • Manifesto

Filed Under: Entrepreneurship

Leave a Reply

avatar
This comment form is under antispam protection
avatar
This comment form is under antispam protection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

  Subscribe  
Notify of

Primary Sidebar

Connect with Me

  • Facebook
  • Instagram
  • Twitter
  • YouTube

ConvertKit Form

  • About
  • Privacy Policy
  • © 2019 · DELICATE REVOLT LLC

Copyright © 2022 Log in

wpDiscuz